MongoDB vs postgreSQL

36次阅读
没有评论

共计 1875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
两者对比

  • 选 PostgreSQL:强关系 & 复杂 SQL/ 分析(多表 JOIN、窗口函数、严格约束)、需要 强 ACID 和成熟事务隔离、混合结构化 +JSON 的场景(用 JSONB 但仍保留关系约束)、需要 GIS/ 全文检索 / 扩展(PostGIS/ 内置 FTS)。(PostgreSQL)
  • 选 MongoDB:文档 / 半结构化数据为主,模式灵活 、开发迭代快;内建 分片(Sharding) 做水平扩展,副本集高可用;需要 聚合管道、地理 / 文本索引、TTL/Wildcard 等 NoSQL 风格能力。若需多文档事务,也已支持(副本集与分片集群)。(MongoDB)

1)数据模型与查询能力

  • PostgreSQL:标准 SQL + 关系模型,同时原生 JSON/JSONB(可索引、SQL/JSON 函数与运算符),适合“既要结构化又要半结构化”的混合负载;内置 全文检索 能力。(Postgres Professional)
  • MongoDB:以 BSON 文档 存储,天然适合嵌套 / 可变结构;使用 MongoDB 查询语言与 聚合管道(面向文档的 ETL/ 分析)。(MongoDB)

2)扩展与高可用

  • MongoDB:官方内建 分片 (集合级别按分片键水平切分,配套路由与均衡器),生产环境以 副本集 提供高可用与故障转移——扩容路径与 HA 都是内建的一等特性。(MongoDB)
  • PostgreSQL:内置 物理流复制 逻辑复制(发布 / 订阅) 以实现读扩展、异地容灾、按表级别的变更复制;水平扩展通常依赖分区、FDW/ 扩展(如 Citus),并非内核直接提供分片。(PostgreSQL)

3)事务一致性与并发控制

  • PostgreSQL:完整 ACID 与 多版本并发控制(MVCC),提供标准事务隔离级别(默认 READ COMMITTED,也支持 SERIALIZABLE)。复杂交易 / 一致性强约束的领域是其“主场”。(PostgreSQL)
  • MongoDB:从 4.0 起支持 多文档事务(副本集),4.2 起支持 分片集群上的分布式事务 ;可用 readConcern/writeConcern 调节一致性 / 持久性语义。并发控制层面(WiredTiger)采用 文档级别并发。(MongoDB)

4)索引、分区 / 分片与性能要点

  • PostgreSQL
  • 索引种类丰富(B-tree/GIN/GiST/BRIN/Hash 等),对 JSONB/ 全文检索 / 地理空间(配合 PostGIS)有成熟支持。(PostgreSQL)
  • 声明式分区(Range/List/Hash)用于大表治理、冷热分层、裁剪扫描。(PostgreSQL)
  • 连接模型 :采用“ 每连接一个后端进程”的多进程架构;高并发场景下常配 PgBouncer 做连接池以降低连接开销。(PostgreSQL)
  • MongoDB
  • 常用索引包括单 / 复合、2dsphere(地理)、textTTLWildcard 等;结合聚合 / 管道可高效支撑文档检索与生命周期管理。(MongoDB)
  • 分片是第一公民:针对大数据 / 高吞吐负载,通过分片键把集合切到多分片并由 mongos 定向路由查询。(MongoDB)

5)许可与生态

  • MongoDB 社区版 采用 SSPL v1;驱动多为 Apache 2.0,如需非 SSPL 条款可选商用许可证。(MongoDB)
  • PostgreSQL 使用宽松的 PostgreSQL License(类似 BSD/MIT),对闭源 / 商用友好。(PostgreSQL)

场景化建议

  • 强一致 / 复杂事务 / 多表分析(财务、订单中心、报表):PostgreSQL(SQL + MVCC + 事务隔离 + 扩展生态)。(PostgreSQL)
  • 文档为主 / 模式频繁演进 / 全球水平扩展(内容平台、事件日志、物联网):MongoDB(文档模型 + 分片 + 副本集 + 聚合)。(MongoDB)
  • 混合负载:在 PG 中用 JSONB 承载半结构化字段,同时保持关系约束与事务;或在 Mongo 中配合多文档事务满足关键写入的一致性(注意事务成本与超时 / 体量限制)。(Postgres Professional)

迁移 / 共存要点(简版)

  • 从 Mongo → PG:梳理文档结构,抽取稳定字段入关系表,保留易变 / 嵌套字段到 JSONB;建立 GIN 索引与必要的约束 / 外键。(Postgres Professional)
  • 从 PG → Mongo:将强关系拆解为文档内嵌 / 引用,围绕查询路径设计分片键与复合索引;需要分布式写一致性时开启事务并评估 readConcern/writeConcern。(MongoDB)
  • 共存:以 PG 做 OLTP/ 报表、Mongo 做事件 / 内容流与灵活搜索;用 CDC/ 逻辑复制或应用层管道在两侧做数据同步。(PostgreSQL)
正文完
 0
一诺
版权声明:本站原创文章,由 一诺 于2025-09-25发表,共计1875字。
转载说明: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-4.0协议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评论(没有评论)
验证码